行業新聞 NEWS
+公司新聞
+行業新聞
+公告
行業新聞
NEWS
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新聞

圖片

圖片

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,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……一頂頂“國字頭”桂冠花落青原。近年來,江西吉安市青原區貫徹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探索“兩山”理論轉化路徑,推動“綠水青山”轉為“金山銀山”,“金山銀山”反哺“綠水青山”,生態文明指數持續攀升,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。


擦亮底色,夯實“兩山”理論轉化基礎


圖片

聚焦生態短板,青原區實施“青山、碧水、藍天”三大攻堅戰,讓山更綠、水更碧、天更藍、環境更美。


實施青山保衛攻堅戰。以1000米有大公園、500米有小游園為目標,插花式建設40余個公(游)園,提升改造城市綠道14公里,讓市民推窗賞景。不推山、不填塘、多依山就勢、多因地制宜,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,新增縣級濕地保護小區4個,完成造林綠化4萬多畝,全區森林覆蓋率提升至66.7%,被譽為“天然氧吧”。


實施碧水保衛攻堅戰。提升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水平,推動城鄉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全域覆蓋,有效處理率達98%。劃定污水排放三條“高壓線”,拆除畜禽養殖場217家,完成5個圩鎮93個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,污水處理率達80%,主要河流水質常年穩定在II類水以上,處處展現魚翔淺底、碧波蕩漾的景象。


實施藍天保衛攻堅戰。深入開展城市揚塵治理、城市餐飲油煙治理、工業廢氣治理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、農作物秸稈禁燒、城市煙花鞭炮禁放等專項行動,關停“散亂污”企業9家,新增油煙治理達標餐飲店157家,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93%,“青原藍”常態化。


生態美景,蓄積“兩山”理論轉化能量


圖片

突出生態美韻,青原區推動生態景觀彰顯在鄉村的每一個角落,打造全域旅游新景區。

實施美麗鄉村建設。建設璋塘、渼陂、敖上、白云山等201個美麗鄉村示范點,打造國家4A級景區4個、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和國家級生態鎮村5個、省級生態鎮村14個,讓鄉村成為生態旅游勝地。

實施百里風光帶。以文為魂、以水為脈,投資1.63億元,實施富水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“五個三”工程,對沿線兩公里范圍內的村莊、景點、田園、山地進行綠化、彩化、美化、亮化,塑造一條具有“山水吉安”“紅色故里”“正氣家園”的百里風光帶。

實施全域旅游景區建設。實行以獎代補政策,撬動社會投資10億元,打造白云湖生態康養度假區、富渼農莊、青龍洲、多彩田園、蝶舞蜂飛等旅游項目,形成“一(集聚)區引領、一廊貫通、四(景)區驅動”全域美麗旅游新格局。

綠色發展,提升“兩山”理論轉化功效


圖片

以綠色理念引領發展,青原區實踐探索“兩山”理論轉化路徑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
地處大烏山深處的敖上村,充分融合紅色文化、畬鄉風情、多彩山水,把小山村打造成“網紅打卡地”,2020年全村旅游收入超1200多萬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破2萬元。

天玉園基地2000余畝,帶動1200余戶農民發展特色產業;富田園基地8000余畝,帶動貧困戶56戶、村民600余人就業.……“一區八園”吸納更多貧困群眾脫貧,2020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363元。

大力推進產業生態化,2020年新引進電子信息產業4家,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、科技型中小企業19家、規上服務業企業5家,形成電子信息、生物醫藥、先進裝備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新格局。

踐行“兩山”理論轉化,青原經濟井噴式發展。2020年,全區旅游收入超100億元;省級以上休閑農業品牌達15個,“三品一標”農產品達25個,評為省級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縣;規模工業企業突破100家,主營業務收入達235億元。
圖片

來源:青原生態環境局

作者:劉茂林

編輯:顏志高

審核:郭聯發

簽發:江劍平

圖片

閱讀 153